首页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9月17日上午,教务部在智慧教室组织开展跨学科集体备课公开活动。本次活动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为主题,特邀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物化学教研室教师及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师共同参与,会议由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孙淼老师主持,教研室主任张晓京老师进行主讲说课。

张晓京系统介绍了涵盖课程目标设定、跨学科内容衔接、临床案例应用及AI技术融合等方面的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从机制分析到临床用药的全过程学习,强化临床思维与职业素养培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讨论环节,各教研室教师围绕基础与临床知识的贯通展开深入交流,针对药物作用机制、病例的选择与设计等关键问题,共同探讨“以药理为主线、基础嵌入、临床落地”的教学模式,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多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与融会贯通。

副校长来丽娜作为药理学教研室教师参与并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此次教研活动旨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她强调,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教研室不仅要注重本学科内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学校将系统推进跨学科集体备课常态化与制度化建设,逐步拓展至医工、医文、医理等多学科领域,积极构建全校教学改革与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本次教研活动以如何实现课程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充分贯彻OBE理念,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加深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此次教研活动全校教师线上线下同步观摩,充分体现了学校以教学创新为驱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探索与坚定行动。


(教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