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马镇凡。来自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一名重症科的护理者,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护理初心和使命。
我是一名男护士,在很多人眼里,护士是一份专属于女性的职业,可能大家眼中的男护士就是在工作中有体力的优势;也有人认为,男护士在护理操作方面不如女同志细心,不如女同志操作轻柔,在护理异性患者有不足。我刚开始也这么认为,下意识就去思考怎么去和女患者沟通,怎么能让患者打心底里对我的操作放心。但是,现实是我多虑了,作为“男”丁格尔,须眉也可比巾帼!在临床一线,我们男护士以铁骨柔情,展现细腻关怀,不输女同志分毫。在团队工作中,我们无惧挑战、勇挑重担,对护理工作充满热情。
还记得,2018年我在科室领导的推荐下,参加了山西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班,这开启了我对护理事业的新认知,要多学习,多钻研,掌握新技术,那一年学习时间虽然短,但对于一个重症的初学者,让我系统的学习了理论知识。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正如南丁格尔所说:“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重症护士的职责也在不断扩展。除了对疾病的观察和执行疾病的护理常规外,还要不断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比如:呼吸机、血滤机、ECMO等。于是在2019年,我有幸在中日友好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呼吸治疗亚专业的进修学习,师从夏金根老师,与夏老师学习的这段时间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也启发了我对护理职业的深入思考,为我的未来职业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灵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努力在如何实现呼吸机的人机同步,如何提高患者的气道管理水平,如何将更多的患者从呼吸机中解放出来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取更多宝贵的救治时间,减少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当看到我的努力能让患者少一份痛苦,我心里也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有意义!自己的干劲儿也更足!
前不久我们收治了一位年仅5岁的车祸重伤患儿,肋骨骨折、血气胸、脾挫伤,孩子的情况十分危急。我们第一时间给予监护及治疗,那一刻,大家都明白,我们是在与死神赛跑。我熟练地操作着仪器,并时时刻刻关注着监护仪上的数字:生怕血氧饱和度下降,那将意味着胸部及肺部可能出现新的问题,需要紧急行气管插管;也时刻看着孩子的血压和血色素,生怕血压下降出现失血,给孩子带来新的问题,主管医生也推着超声机不定时在床旁监测患者是否有胸腔和腹腔的积液,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照护他,希望他尽可能的减少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顽强,小孩子身体的恢复力令人惊叹,在经过我们的全力抢救,孩子转危为安。看着门外焦急等待的家属,我觉得所有的疲惫一扫而光,我们守住了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所在!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孩子的内心肯定也有很大的心理阴影。因此我们也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创伤疗愈,重症室的病人都是孤独的,更何况还是一个孩子。所以,从入住我科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会定期安排“家庭时光”,允许他的家人在不影响医疗操作的前提下开展不间断的陪护,也允许父母将孩子心爱的玩具带进病区,缓解孩子对陌生环境的焦躁不安;我们也鼓励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都成为孩子的“守护者”,每当孩子醒来,都能看到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笑脸,听到温柔的问候和鼓励。看着他从最初的恐惧不安,到后来的勇敢面对,再到最终带着笑容离开重症监护室,那一刻,我找到了重症监护的意义,不仅仅要挽救生命,更要重新点亮他们的生命之灯!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重症人的无私奉献和接力拼搏,生命的奇迹才常在这里发生。可是,ICU的医护也并不是万能的,时常需要直面挫败,ICU的医护也不是超人,我们也会疲惫,会流泪,并非生而无畏,只是深知生命值得敬畏。所以,在漫漫医路上,我将继续坚守医者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为健康保驾,为生命护航,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