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傍晚时分,一则朋友圈信息吸引了很多沁县居民的关注:“沁县人民:本周五挂号费0元。诊费:一把小米,多余不取。真诚感谢您的每一份祝福!募集的小米将赠送于后期就诊的患者。”发出这条信息的,是一位女中医。她叫许凌雪,是长医附属和济医院中医科医生。2022年,和济医院托管帮扶沁县人民医院后,许凌雪便受医院派遣,定期驻点沁县医院,为当地群众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许医生虽然年轻,但是看起病来和蔼体贴,常常是一边聊家常,一边望闻问切就把病看了。因此,来看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喜欢她,诊室外经常排着长长的队。去年12月下旬的一天,驻点沁县医院的时间临近到期,她就要回到长治了,一位来看病的大娘听说后,拉着她的手恋恋不舍:“闺女,你看病看得我们心里很熨帖,就像我们的亲人,真舍不得你走……”
“大娘,我还会回来的,我也离不开大家……”老人发自肺腑的言语,浸湿了许医生的双眼。“沁县人民对我的支持、信任和肯定,让我深感我做得还远远不够,那天开始,我心里就有了一个‘结’,就是总想再为大家做点什么。”面对采访她的记者,许医生如是说,“后来之所以用小米做诊费,是因为想到沁县是小米之乡,家家户户一般都备有小米,百姓轻易可得,携带方便;小米在民间又是祈福增寿、营养健康的佳品,可谓平常而珍贵;最重要的,是一把小米的费用远低于诊费,可以减轻患者负担。”
于是,在与驻点医院领导一番沟通后,她发出了那则“朋友圈信息”。2023年12月29日,凌晨3点半,有人发来信息:“许医生,来排队看病的人已经看不到尽头了……”一觉醒来,许凌雪看到信息,猛然一惊,急忙起床,麻利收拾停当。近6点,冒着零下20度的极寒天气,她急匆匆来到诊室。此时,诊室外医院楼道里已排了上百人。在快速做诊疗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她努力让自己激动的心情平息下来,然后开始一个个接诊。中午时分,诊室内的桌子椅子上满满登登地摆了近百份装着小米的各式各样的袋子、纸盒、甚至还有成袋的“沁州黄”……有的人来不及排队看病,也把带来的“诊费”——小米留下了。一份份饱含真情的“挂号费”“诊费”,让这个严冬里的中医诊室格外温暖。返回和济医院后,许凌雪买来许多的玻璃瓶和红丝带,用来分装那一份份的“百家米”。
1月6日中午时分,她又发出了一条朋友圈:“沁县人民:百家米已分装,下周开始,把大家的祝福分发到患者手中。谢谢大家!”
(冯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