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太行书院

沾泥带土的长医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端太行书院 » 太行践履 » 沾泥带土的长医人 » 正文

当城市医院的光芒还在多数毕业生心中闪烁时,2020年从长治医学院护理学院走出的张永林,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选择——他背上行囊,告别熟悉的家乡,将青春与理想扎根在了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区,成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急诊科与无痛胃镜室的一员。这一去,便是五年的坚守与奉献,他用脚步丈量着雪域高原的土地,用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真谛。

扎根一线:在临床实践中传递医学温度


初到雪域高原,面对气候的挑战与医疗条件的差异,张永林没有丝毫退缩。他怀着对护理事业的赤诚之心,一头扎进临床一线,在手术室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年多,其中还曾在林芝市人民医院手术室积累了三年多的宝贵经验。这段时光里,手术台成了他的“战场”,器械包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从晨光微露到深夜灯火,他始终以严谨的态度配合每一台手术,守护每一个生命。

真正让他读懂“医学温度”的,是连续三年参与的唇腭裂微笑免费手术活动。2021至2023年,每年他都会主动加入这项公益行动,亲手为患有唇腭裂的孩子递上器械、配合手术。当看到孩子们术后第一次清晰地喊出“爸爸”“妈妈”,看到家长们眼中含着的泪水从绝望转为希望时,张永林深刻意识到:护理不仅是冰冷的器械操作,更是用专业为家庭缝补裂痕、用温暖点燃生活希望的过程。“每一台手术都是一次‘重生’,我们不仅要治好孩子的病,更要帮他们找回自信,帮家庭找回未来。”他这样说道。


逆行抗疫:以责任担当筑起生命防线


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张永林再次挺身而出。他积极响应林芝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主动请缨加入抗疫一线,化身“逆行者”奔波在核酸检测、患者护理、防疫宣传的岗位上。高原的冬日寒风刺骨,他却常常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汗水浸湿了衣衫、口罩勒红了脸颊,他却从没有一句怨言。

“作为一名护士,守护大家的健康就是我的责任。”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他不仅完成了日常的护理工作,还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检测,耐心安抚焦虑的群众,用专业与温暖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他被授予“抗击疫情先进优秀个人”,还获得了“逆行出征践初心 大爱无疆担使命”荣誉证书,社区工作人员更是特意为他送上锦旗,以此感谢他在抗疫中的无私奉献。这份荣誉,是对他坚守的肯定,更是对他初心的见证。


精进不休:在成长路上永不止步


在张永林看来,护理事业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进的“起点”。为了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高原患者,2024年12月,他主动申请前往林芝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进修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新技能,不仅系统掌握了普外、骨外、妇产、泌尿等多领域手术的操作流程,还结合自身经验,参与制定了常规手术配合操作规范与手术室应急预案,为当地医院的护理标准化建设贡献了力量。

从最初的器械护士,到能够独立统筹全局的巡回护士,再到肩负起培养新人重任的带教老师,张永林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突破自我,跨越了多个职业角色。他不仅精通各类复杂手术的配合流程,还深度参与了从传统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的护理革新,用专业能力推动着当地护理水平的提升。2024年,他在院内操作比赛中斩获“操作技能小能手”称号;2025年,又在更高规格的操作大赛中夺得一等奖。这些荣誉,正是他日复一日深耕专业的最好证明。


以爱为炬:在雪域高原续写使命篇章


“从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我就记住了南丁格尔的誓言,要把一生献给护理事业。”如今的张永林,早已把西藏自治区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把高原患者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回首五年的坚守,他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城市的灯火固然明亮,但雪域高原的星空更需要有人守护。能在这里用自己的专业帮助更多人,我觉得很有意义。”张永林如是说。

未来,张永林将继续以南丁格尔精神为指引,带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担当,在雪域高原的医疗岗位上不断锤炼专业能力、传递温暖力量。他的故事,不仅是长治医学院学子“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生动写照,更是新时代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的责任担当——用坚守诠释初心,用行动书写使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