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太行书院

校训的故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端太行书院 » 太行践履 » 校训的故事 » 正文

她放弃了在麻醉科光明的发展前景,毅然决然开创了新科室——疼痛科;她躬耕笃行,参加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只为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她坚守“细节决定成败”的科训,精进专业技能、培育医学人才。她就是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疼痛科主任张飞蛾。她身兼数职,长治市政协委员、长治医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长治医学院《疼痛诊疗学》教研室主任、附属和平医院疼痛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此外,她曾荣获 2016 年度“中国最美女医师”荣誉称号和 2019 年度长治市“五一巾帼标兵”奖章、多次获长治医学院“优秀教师” “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及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今天,让我们走进张飞蛾医生的世界,聆听她的心路历程,感悟她的人生态度。

逐梦医路 勇于开拓

从医之路,何其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医学路上,除了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果敢的勇气。在访谈中,张飞娥反复强调做事定要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必能做成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当问及张飞娥是如何步入从医之路时,她答道“: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热爱,当初在师范和医药类专业犹豫过,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医学,这么多年,也是这份热爱驱使我不断向前,我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更多我能帮助的人。”对于疼痛科的建立,张飞娥说:“当时我观察到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被疼痛折磨,却没有一个合适的科室能治疗,我就在想,应该去建立一个专门治疗各种疼痛的科室。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开始建立疼痛科,起初遇到了很多困难,前几年我们科总在亏空的边缘徘徊,我也一度怀疑过自己。如今,过了十多年,我们科发展得越来越好,其实这都得益于医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仁心仁术 妙手回春

日常工作生活中,张飞娥致力于科普各种疼痛,帮助医联体和基层单位开展医疗服务,不遗余力地为同行传授治疗技术、不厌其烦地给老百姓讲解保健知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需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张飞娥反复提及疼痛科的科训——“把病人当家人”“细节决定成败”,她强调,一定要让病人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当谈及最令张飞娥印象深刻的患者时,她说:“印象深刻的有很多人,每次患者因疼痛而痛不欲生,我总是很揪心。”疫情期间的一名来自广西梧州的患者,在当地医院做了个开颅手术,脸部抽动缓解了仅半年,就又复发了,更糟糕的是,他术后还留下了耳聋耳鸣的后遗症。他通过刷抖音看到了张飞娥给别人治疗的视频,不但治疗效果好,还能感受到张飞娥是一位水平高且负责任的医生。经微信沟通,张飞娥同意他按疫情防控要求来到长治接受治疗,待患者抵达长治,张飞娥团队为患者安排了急诊绿色通道,检查核酸后立即转入疼痛科,连夜为患者安排治疗。仅凭一根针,该患者面部抽搐的问题便有所好转,同时,针对术后耳聋的问题,张飞娥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技术进行了针对性治疗,患者的耳聋问题大大好转。临别前,患者向她告别,夸赞道:“张医生不但技术好,对待病人的态度也好,真是后悔没有早点认识您。”这样温暖的事例不在少数。

如今,医患关系仍相对紧张,医生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每一名医生面对的课题。张飞娥指出:“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正如我们的科训——把病人当家人,我也不断向我的研究生强调,你的某句不经意的话或是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到患者,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患者,患者是能感受到的,这样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热爱生活 感受美好

医生本身的工作是很忙碌的,当问及怎样从高压环境中调整自己,放松心情时,她道:“下手术台后我会选择打乒乓球放松,这种与直接躺在床上的感觉截然不同,运动是很好的调节方式。日常生活中我们科室会有一些小活动,放松的同时也加强了科室的凝聚力。”除了这些生活中的小美好,张飞娥还会定期参加义诊和下基层献爱心活动,为慢性疼痛、骨关节痛的老人服务,为人民群众做实事。

教书育人 春风化雨

除了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张飞娥还是长治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治医学院疼痛诊疗学教研室主任。每天除了完成医院的工作,她还要认真备课,对教学质量高标准、严追求是她认真负责的体现,致力于用心灵点亮知识的灯塔。她说:“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她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教育教学水平。她总对学生们说:“厚德博学,用心做人,不论做事还是做学问都是同样的道理。”她热爱医学,关心病人疾苦,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同时,她注重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点燃每个学生的潜能。在空闲时间里,她还带领学生们团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无论多苦多累,她始终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随着时代发展,网络上各种学习资料多种多样,你们要抓住这些资源,认真学习。”张医生这样对我们说,“寻找自己热爱的,定一个目标,努力学习,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张飞娥医生是我们的榜样,她在医学领域高瞻远瞩、在教育方面认真负责、在生活上积极阳光。“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时光流转,历史的车轮带走了滚滚硝烟,今日国富民强奏响新时代的乐章。我们作为新一代新青年,应该坚守初心,坚定理想,坚持奋斗,为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记者 裴子晴 杨紫绮)